敏感议题答疑:孩子所有问题都能归咎于原生家庭吗?

2018-11-08 18:03:01555

以下为北京1879计划在线答疑分享。1879计划的辅助学习策略中,提供每两个月一次的专家在线答疑,由学员提出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专家在班级群里为大家做解答。在线答疑是1879计划课堂的延伸和拓展。摘取共通性的内容,以飨读者。

学员问:孩子所有问题都能归咎于原生家庭吗?

廖凤池教授答:原生家庭很重要,很多孩子的问题都归咎于家庭或家长的原因,这样好像有点武断。

家庭对人的影响确实是非常深刻且长远的,人在家庭里面和家人互动成长,逐渐就会内化家庭的规则。

比如,在有些家庭中,家庭成员一有情绪,就公开爆发,有激烈的反应,这样家庭的孩子,可能会倾向于一有问题,就会有激烈的情绪,反应比较暴躁;有些家庭不能直接表达情绪,喜怒不形于色,家人之间维持着礼貌客套,但是真正的感觉不太敢讲,这样的家庭长大的孩子当然就不太表达感觉,不太容易觉察别人的感觉;还有些家庭不能让别人不高兴,所以孩子就会巴结讨好,不要让别人不开心。

这些其实是家庭在实际互动的过程,尤其是在情绪表达的层面,无形中塑造了孩子的表达情绪体验的层次。

但是,如果原生家庭决定人的一切,这个又有点悲哀,因为有的人家庭环境就比较好,有的人家庭环境就比较不利。

比如说,有的孩子在有儿童虐待和家庭暴力的不合理的原生家庭长大,以前有一种说法叫暴力循环理论,说这种暴力的行为会代间传递,小孩耳濡目染,将来他长大以后,他也会用暴力的方式对待他的亲人。所以就认为,一旦有家庭暴力,可能会一代传一代,这种代间传递的概念其实是很不好的。因为这会让在家暴当中长大的孩子没有希望,会觉得他这一辈子就一定这样,这也会让别人排斥在不好家庭环境成长的孩子。

以前我们讲结婚要门当户对,有它的道理。因为你最好到他家去看看,看看他们家人之间怎么互动,你才会对他有真正的了解。但是这样会不会变成你交往的对象就限定在某些人,而排除掉很多其他的人呢?这其实也不是好事。

所以,我会经常强调家庭暴力或者不好的原生家庭对沟通的模式会有影响,但是不要一直强调代间传递,因为这样会让人很沮丧。

我们应该要说明的是,经过觉察,反省,经过咨询辅导,人是可以摆脱掉原生家庭相当程度的影响。

比如说父母离婚,孩子将来是不是婚姻一定不会美满?如果是这样就很悲哀了。如果对方父母离婚,你就不能跟他结婚,好像就一定会代间传递,这很可怕。

事实上,有些人会在父母的婚姻冲突当中潜移默化学到一些跟亲密的人冲突的一些行为模式。但是也有人经过觉察、反省以后,他会更小心更努力去经营他的婚姻,避免婚姻走上一个相互伤害的不好状况。所以,未必父母离婚,子女的婚姻就一定不美满。

当然,也会牵涉到亲子教育的问题,有人说上帝用他的形象造人,父母用他的期待塑造他的孩子。

有时候父母简直是在扮演上帝的角色,把她的孩子捏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其实这是很不好的。

我们期待父母是理性的、有适度教养原则的,而不是过度情绪化、过度把自己的期待强加在孩子身上。

因为,孩子跟我们不是同一个人,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兄弟姐妹在遗传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环境上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兄弟姐妹的个性也会不一样。所以,作为父母,我们不应该过度要求或过度期待我们的子女要跟我们一模一样。

孩子不是机器,我们要尊重他、培养他,让他做自己,让他成为一个跟你不太一样的人。

不同的时代,成长的环境都不一样。在台湾和大陆可能也类似,父母这一代,通常是从小吃苦耐劳、勤劳、营养不太好、节俭、努力长大。可是现在的孩子,这一代人从出生起就吃好的,我们常常发现孩子的手机都比父母的好,孩子什么都用最新的,父母都很节俭,舍不得换新。

所以,其实就生活的环境而言,父母与孩子从小长大的状况是很不一样的,如果我们要一直用我们那个年代所培养出来的价值观——勤俭是美德、要吃苦耐劳等,用这些来教育我们的孩子,反倒会让他学到一些可能将来适应不良的概念。因为他们这个年代里,可能会觉得吃苦耐劳是笨蛋,勤俭是代表你不懂得工作的方法,你不懂得用钱。

所以,身为父母要小心谨慎,不要把自己的期待和价值观完全复制到孩子身上,在你成长的那个年代,也许这些是好的,当你孩子长大,这些也许会成为对他的限制。

当然,每个人不可能不期待,不可能不影响,适度期待和适度影响是好的。过度期待、过度强制性的影响真的会变成影印机,会让孩子变得没有自己,会变得不能适应新的时代。相信这也不是父母所期待的。

在1879计划中会有亲职教育的课程,会有更多的讲解,还有相关的技术演练,我们共同期待。